貝爾的電話廣告

發佈日期:2021/01/12

新增網頁1

圖說:「AirLight Booth」公用電話亭(左)與電話亭的原創想法(右)。林一平繪

1990年代我在貝爾通訊研究公司工作時,常常見到貝爾電話公司的歷史文物。

第一個電話亭是1877年的發明。當時貝爾(Alexander Graham Bell; 1847-1922)和他的助手華生(Thomas Augustus Watson;1854-1934)隔著房間試驗通話,吵得房東抓狂,於是華生將自己捲在毛毯內講電話(圖右),雖然又暗又熱,但通話效果良好。

早年廣布電話亭是為了提供「電話無所不在」的服務,但要教育客戶使用,可沒那麼容易,因此他們設計廣告來行銷。1950年代,貝爾電話公司的一則廣告 ──「A Convenience While Automobiling」,強調了用戶在開車旅行時,也能接受到貼心的電話服務,例如在旅次途中訂餐,緊急聯絡事情等等;另一個廣告──「Telephones are ubiquitous? Yes, telephones are ubiquitous」,則嘗試表達電話無所不在的概念。當時畫這張廣告的畫家Robert Day不明白「遍布」(Ubiquitous)的意義,貝爾電話公司解釋,「遍布」是existing or being everywhere at the same time,而電話服務最能詮釋「遍布」這個詞兒。

其實這個廣告是在宣傳貝爾電話公司花了大筆經費,在各處公共場所放置付費公用電話,方便客戶使用,因此大家應多加利用(當然,也讓電話公司多賺一些銀兩)。

貝爾電話公司的公用電話設施有很多種類。例如「AirLight Booth」是最常見的,編號為KS-21716。1961年貝爾公司的廣告敘述:「電話亭友善的燈光照亮城市各個角落以及公路,提供服務及保護。」這段廣告詞強調了貝爾公司不但提供服務,也有保護群眾安全的功能。在城市偏僻處的深夜,電話亭的燈光給群眾安全感,遇到危險,可躲在亭內打電話求救。

這種電話亭的設計,也方便坐輪椅的民眾進入使用。整個電話亭是標準化的規格,詳述於1978年的《BELL SYSTEM PRACTICES: AT & T Co Standard》,我當年曾仔細研讀過。

「AirLight Booth」廣告常會在電話亭旁邊放一隻狗(圖左)。在eBay拍賣網,我就曾看到一張1954年的貝爾 AirLight 室外電話亭廣告,電話亭外一位女孩拉著一隻長毛臘腸狗(Daschund Dog),這張複印海報喊價20美金。

本文章轉載自林一平人間福報